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王晋

企业什么情况下会形成商誉?

[复制链接]

129

主题

779

帖子

38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08
发表于 2021-5-11 00: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晋 发表于 2021-5-10 21:40
就是说第一次费用空确认的商誉,之后再转手甭管是同控还是非同控都会顺延下去? ...

同控的顺延,非同控的相当于处置投资了,商誉也要相应处置,同一控制下保留商誉是为了保证同一集团内互相转让,不能影响集团整体的资产和负债,不然集团内几个公司来回玩几把,资产负债损益什么的都变动了,岂不是乱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773

帖子

42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57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21-5-11 10: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晋 发表于 2021-5-10 21:39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同一控制下,溢价计入资本公积。非同一控制下,溢价计入商誉。 ...

可以听张敬富老师的课,
同控下要区分是内生还是外购,内生的不会产生商誉
如果是子公司当时是外购的,那商誉在合并层面就要一直存在,就是backtrack 版主的 第13条的回复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主题

1590

帖子

79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97
 楼主| 发表于 2021-5-11 12: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小燕儿 发表于 2021-5-11 10:01
可以听张敬富老师的课,
同控下要区分是内生还是外购,内生的不会产生商誉
如果是子公司当时是外购的,那 ...

其实我这个问题就是听他课的时候提的哈哈哈哈!经过各位大佬一分析就更清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576

帖子

495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958
发表于 2021-5-11 17: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啾咪,我喜欢长投这一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576

帖子

495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958
发表于 2021-6-13 20: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飞奔的老冯 于 2021-6-23 18:11 编辑

重新更新下理解,
首先,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会形成新的商誉,但是原来被合并方被最终控制方合并时的旧商誉,在你合并方在编制你的合并报表时,应该继续确认旧商誉哦
其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Δ=合并成本(你作为购买方实际花的钱)—你在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所占份额,
Δ>0形成新商誉:控股合并,这个商誉会列式你购买方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吸收合并,商誉则会确认在你购买方的账簿和个别报表中
Δ<0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控股合并,营业外收入会体现在你购买方合并当期的合并利润表中;吸收合并,营业外收入应计入合并当期购买方的个别利润表中
os:合并报表真是巨大的一座山



WechatIMG43.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812

帖子

416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67
发表于 2021-6-14 23: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梦 发表于 2021-6-13 20:17
重新更新下理解,
首先,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会形成新的商誉,但是原来被合并方被最终控制方合并时的旧 ...

牛的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720

帖子

30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6
发表于 2021-6-15 15: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梦 发表于 2021-6-13 20:17
重新更新下理解,
首先,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会形成新的商誉,但是原来被合并方被最终控制方合并时的旧 ...

认证认证了,说得很好!最佳答案
财咖认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722

帖子

43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52
发表于 2021-6-16 18: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梦 发表于 2021-6-13 20:17
重新更新下理解,
首先,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会形成新的商誉,但是原来被合并方被最终控制方合并时的旧 ...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720

帖子

30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6
发表于 2021-6-23 13: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飞奔的老冯 于 2021-6-24 12:43 编辑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商誉如何形成假定A公司出资10亿元100%控股B公司,当购买B公司股权的时候,经评估,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价值是1亿元,但是A公司愿意花10亿元来购买B公司的全部股权。
因此,在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现金减少了10亿元,长期股权投资增加了10亿元。并购后,A公司成了母公司,除了编制自己的报表之外,还需要编制合并报表。
所谓编制合并报表,简单地说,就是把母子公司报表加起来。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着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属于集团内部交易,需要抵消。这样,长期股权投资减少10亿元,所有者权益减少1亿元,报表就编不平了,加上9亿元,作为“商誉”,它就平了。

这就是所谓的“商誉”!

它代表了并购时母公司支付的价款超过了被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那一部分,是母公司在并购日那个时点愿意给出的溢价金额。
这个溢价金额就摆在“商誉”科目里面,恍然一看,多好的一份资产啊(实际不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实际上陷阱也在那里,一旦被收购方预期并没有带来的收益,甚至带来巨额亏损,结局悲催,马上就要做减值核销,以前说好的故事成了童话故事,利润没了,财报自然很难看了。
在上面的例子中,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1亿,但是A公司却花了10亿买了它,那么就需要确认9亿的商誉。很多小朋友问为什么A公司愿意花10亿去买,我只能告诉你,A公司有钱任性呗,反正都是股民的钱,至于这些钱最后到什么人的口袋中了,天知道!


不少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就是赤裸裸的行骗!


上市公司一般通过被并购方的高业绩承诺来获得高商誉并购的通行证,由于配套的业绩承诺是采用赚取利润的数额,而不是赚取现金的数额,这样,在承诺期内,被并购方将会运用各种手段虚增利润以兑现所谓的业绩承诺。
等到承诺期结束,各方利益都已落袋为安了,此时一转眼3年承诺期也过去了,被并购方终于露出原形,开始不断地亏损。最后,并购方以计提商誉减值的手段,一洗了之。因此,如果发生商誉巨额减值的“洗澡”行为,其并购所支付的款项里,大部分可能被掏出上市公司体外了。最后到了谁的口袋,我想,你懂的!


财咖认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